废水处理设备处理污水时常用的指标及其含义有哪些?
PH值。一般而言,PH值是用来确定某种溶液的酸碱度。当PH值降低的水中加入碱性酸,当PH值降低的水中加入碱,PH值就会升高。PH值是酸碱度单位。
废水处理设备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质与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共同作用时所消耗的氧量。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水中的有机物几乎可以被氧化,称为COD,简称COD。化学物质的优点是能更好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短,不受水质的限制。其不利之处在于微生物所氧化的有机物数量不能表示。另外,一些无机物也会被氧化,这并不意味着有机物的全部含量。化学药品通常表示每升水消耗的氧气量,单位为每升单位。
生化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是反映水体中可生物降解含碳有机物质的含氧量及在水体中排出的氧量。是指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而消耗的氧气量,简称为BOD(BiochemicalOxygenDemand)。生化需氧量越大,污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越多。一般指培养20℃时消耗的溶氧量。BOD5是用来表示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含量。mg/L的单位。
废水处理设备溶解氧(DO)。溶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氧量,通常被记录为DO,以每升水中氧的毫克数表示。水中的溶氧量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指标。这与空气中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关系。20℃和100kPa时,纯化水中的溶解氧约9mg/l。一些有机物在好氧菌的作用下进行生物降解,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一些鱼在水中的溶解氧降到5mg/l时会感到呼吸困难。由于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以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水里的溶解氧不断被补充。但由于水体受到有机污染,耗氧量大,溶解氧无法及时补充,水中厌氧菌会快速繁殖,有机物因腐烂变黑,变臭。
废水处理设备悬浮物(SS)。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沉淀水中的非溶解性固体物质。浮游固体可分为有机性和无机性两种,反映出污水进入水体后的堆积情况,单位浓度单位为mg/L。污水中可以看到浮游固体,水混浊是感觉指示。
氨氮。在水中NH3和NH4+中氮的存在,是有机氮氧化分解的首步。氨不仅促进水中藻类的繁殖,而且游离NH3对鱼类具有极高的毒性,造成鱼类死亡浓度0.2-2.0毫克/升。氨气还是污水中重要的耗氧量。氨气被消化细菌氧化形成NO2-NO3-,消耗的氧气称为消化需氧量。
废水处理设备总氮(总氮)。有机氮、氨氮、亚硝酸氮(亚硝酸氮和硝酸氮)是水中有机氮的总和。有机物可分为植物类和动物类两大类:城市污水中的植物性有机污染物和蔬菜叶等。碳(c)是它的主要化学成分。BOD5所示的动物性有机污染物包括人畜粪便、动物组织碎片等。它的化学组分以氮为主。氮素是植物营养物质,是湖泊、海湾、水库等缓流水体中的富营养物,是废水处理设备的重要控制指标。
废水处理设备总磷(TP)。总磷是污水中各种有机、无机磷的总和。磷素与总氮相似,又是植物营养物质,是造成缓流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它的重要性已成为废水处理设备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
有机碳总量(TCO)。总碳是指样品中溶解度和悬浮性有机物的总碳含量,它表示为毫克/升或毫克/公斤。用燃烧法测定总有机碳,可对所有有机物进行氧化,比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更能反映有机物总量。可将一定数量的样品注入高温炉中。当温度在900-950℃时,采用铂、三氧化钴或三氧化铬作催化剂,废水处理设备将有机物燃烧分解后转化成二氧化碳,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二氧化碳含量。